“总算不用每天都牵挂着了,孩子在托育班里,我和他妈妈也能安心工作。”近日,家住德州天衢新区的王先生感慨地说。
随着托育服务的呼声和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德州,不少托育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萌芽”。那么,德州托育市场目前发展状况如何?家长的接受度和渴求又是什么?近日,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走进了市区部分托育机构发现,托育机构确实解决了部分家长“带娃难”,但托育行业的规范标准及人才缺乏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托育机构逐渐兴起填补德州市场空白
10月24日下午3点,记者走进德州天衢新区某婴幼学苑。在大门口记者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愉快地嬉戏,有的孩子正在骑车,有的孩子正观察笼子里喂养的兔子,还有的孩子专注地荡着秋千……快乐的表情洋溢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
这家今年3月份刚刚开业的托育机构,已经有81个孩子在这里度过他们白天的时光。该机构负责人张新表示,入园的孩子,1岁半至3岁占到了八成,最小的孩子才7个月大。“我们每天都有不同的课程,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课程的难度和强度也不一样,所有的课程都是基于培养孩子语言能力、肢体协调能力、智力发育等方面。”当记者问及收费标准时,张新表示,根据孩子照护程度的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每人每月2000元至2500元不等。
在嘉诚东郡附近的一家托育机构记者看到,虽然地方不大,但是设施一应俱全,不管是玩耍还是吃饭,老师们都在科学地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自立和理解能力。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不少托育机构刚刚起步,所以在招收孩子时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孩子的年龄设置一定的门槛。收费标准基本为每人每月2000元左右。
随着人们对托育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不少专门针对0至3岁幼儿的托育机构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据统计,目前我市通过备案的托育机构有78家。
破解无人看娃难题更应发挥独特作用
对于托育机构的出现,适龄幼儿家长的看法和需求也不一样。不少90后家长认为,即便没有“无人带娃”的窘境,孩子也应该在正规的托育机构接受适龄教育。“在专业托育机构内,有专业老师对孩子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正视自己的需求,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我认为有这样的集体生活,比上早教课更有意义。”家有2岁半娃娃的张女士说,她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托育机构2个月后,看到孩子坏脾气变小了,吃饭坐得住了,语言表达更清楚了。
还有家长表示,托育机构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那些无人带娃的父母,但也更应该发挥他们的独特作用。“我最大的需求是希望孩子上幼儿园时能够没有入园焦虑。我觉得托育机构应该实现幼托无缝衔接,让孩子能够顺利进入幼儿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缓解家长的焦虑。”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
在受访的家长中,对于托育机构的出现大部分是认可的,但家长们并不仅仅停留在单纯帮助自己解决孩子照护问题上,更希望得到科学、有针对性的育儿。
行业亟待制定标准急需培养专业人才
如何实现托育行业与家长需求相吻合发展?德州市托育协会会长刘彦甫说,随着托育市场的悄然兴起,可以看到这个市场的前景是很广阔的,但是前行的道路也是需要不断探索的。
“目前,托育行业在德州起步时间不长,各机构软件和硬件的配置也不相同,行业想要更好地发展,亟需制定行业规范,包括服务、人才、收费等方面,各机构有了参照规范,才能更好地取长补短,将自己机构的配置不断优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会提升了办托育机构的门槛。”刘彦甫说。
同时,市场广阔带来的是人才稀缺的问题。刘彦甫介绍,目前在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有校企合作的托育专业。“今年已经有了第一届毕业生,他们将走向托育行业,但就整个行业发展来看,人才的缺口还是巨大的,所以托育人才的培养也是托育机构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刘彦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