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网讯
本学期开始,劳动教育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德开小学积极开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劳动教育课堂从教室延伸至大自然。学校劳动基地实行级部管理制,每年级负责自己所属的劳动区域。在劳动课上,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种植、劳作、收获。目前,劳动基地正在开垦建设。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由校园内一片空地改造而成。投入使用前,各年级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相应植物的生长图谱,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种子的传播、生长过程,获取有关植物培育的相关知识,同时在生活中感知植物生长的过程,最终学会让种子发芽、成长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真正喜爱生物,热爱学习,健康全面地成长,将来能更好地生活。
该校美术老师根据同学们收集的图谱资料对外墙进行总体设计并打好框架,老师和学生利用课后延时干得热火朝天:墙面粉刷,精描线稿,调和颜料,上墙涂色。活动中,同学们团结协作,分工明确,用画笔描绘出植物生长的魅力特色。
绘制过程中,同学们站在墙前一笔一画,互帮互助,从构图、打形到调色、涂色,顺利有序进行着。老师和学生充分利用空余时间,有秩序地进行着墙面彩绘,墙绘活动主要从墙绘素材收集、墙绘主题选择、墙绘效果绘制等方面展开。老师和学生经过打底稿、勾线笔描边、为图案配色上色,到最后的清洁工作都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认真。
无声的墙壁饱含着知识营养,能使有限的空间发挥无限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陶冶学生情操,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产生号召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德开小学校长曹爱芹表示,未来,学生们将在基地内真正地动手、体验、发现、创造,在做中学,在学中乐,从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劳动中感受快乐,砥砺品质。(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俞荣 通讯员 宫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