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萌萌
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存在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上缺引导、安全上缺保障等问题,如何帮助留守儿童,让他们安心学习、成人成才,是乡村教师应该认真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每接手一个新班,要对班级学生家庭结构、学习情况及心理发展变化状况进行摸排,建立档案。保持与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沟通,掌握学生双向表现,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督管理。
多倾注感情。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对于爱的渴求更甚。教师不仅要做好留守儿童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扮演好学生心灵抚慰者的角色,要倾注真挚情感用心去爱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与老师的关怀。
协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家庭教育很重要,留守儿童的父母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学校、监护人保持经常性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策略,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建议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指导:通过家访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送教上门;利用节假日家长回家的时机,举办留守儿童家长培训会,介绍学生在校基本情况;定期与外出打工的家长联系沟通,指导他们正确开展家庭教育,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倾听子女心声,关心学习成绩;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发布学生动态,畅通家校沟通渠道,让家长对孩子状况“想看到、看得到”。
提升留守儿童自信心。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陪伴,多数孩子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教师要要善于发现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展示的机会,及时给予肯定,培养自信心。同时,儿童正处在生理发育、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尤为重要,可在班里设置情绪箱,鼓励学生有心事时可以写出放在里面,教师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赶走不良情绪。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我们理性对待,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的立体式教育网,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
(作者系赵虎镇丰乐李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