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资深语文老师深度解析阅读方法和策略---
有效阅读 “书”送力量
新华书店内景。记者刘振兴摄
□本报记者滕璐本报通讯员陈锟 邢仁宇 周广辉
自2015年启动课程改革以来,阅读在语文考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政治、地理甚至数学考试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阅读不再单纯是课余时间的陶冶情操,而变成了一种“硬核”学习要求。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初中如何提升阅读能力?决战高考,高中生们的阅读能力又将如何显现?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连线三位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请她们解析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小学 阅读如种树 不可求骤长
德州经开区杨庄小学特级教师赵凤华
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把目光放长远,不要太功利化。阅读是长期工程,绝不会立竿见影,应摒弃功利思想,为了润泽生命而阅读。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做好表率,只有爱阅读的家长才有爱阅读的孩子。给孩子营造一个阅读的氛围,让他们感觉阅读是自然而然的事,是很平常的事。真正的阅读是读有所得的,对于“有读无懂”的孩子,可以教给他们一些阅读小技巧,比如尝试着去猜一猜,后边会怎么样?也可以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读。
另外,还要注重养成阅读习惯,阅读如树木,不可求骤长。这种习惯越小培养越好,6-12岁这个时间段,是阅读能力长足发展的黄金时期,这六年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尤为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王泉根主任曾说:“儿童阅读有一条黄金定律,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一定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提供适合他阅读的书。”这也是常说的分级阅读,分级阅读的目标就是为孩子提供“最合适的文本”。学前阶段(0-5岁)的孩子主要以浅显的图画书为主,能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如绘本,有情节有图案,有助于孩子爱上阅读。幼小衔接阶段(5-8岁),就到了桥梁书阅读阶段,图不再是主角,而是对文字的补充,是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工具。桥梁书是孩子从“读画”到“读字”的过渡,帮助孩子逐步从以图画书为主的亲子阅读走向独立阅读。到了高年级(8岁以上)独立阅读阶段,孩子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对于大多数字、词、句要表达的意思也都能够懂,可选择寓意比较深刻的书籍,如经典名著少儿版、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等。
初中 读在深处 读出实效
德州市第九中学一级语文教师林霖
如今是大语文时代,阅读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目前,初中生阅读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浅表化、碎片化,欠深欠实。不少初中生的阅读面只限于课本或阅读题中的篇目,喜欢比较轻松的校园小说、卡通漫
画、娱乐杂志等快餐式阅读,文
学类、名著类阅读则是少之又少。对于名著类书籍,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常是购买简介版、梗概版进行略读,或者通过电视剧等“以看代读”,靠老师讲解的知识要点和参考书上的归纳速读相关情节。
初中是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将阅读深化、实化,读在深处,读出实效。想要将一本书读深读实,光动眼是不够的,心、脑、手都要动起来。下面给大家分享4个阅读小技巧:一是“静心”,将全部精力与书融合,感知书中的文字,品味书中的意境,体悟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
离合;二是“勤写”,“不动笔墨不读
书”,每读到精妙之
处,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感触作为旁批记录在侧;三是“预设”,读一部小说时,根据已经读过的内容猜测情节会有怎样的发展,人物会有怎样的命运,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预设,如果与自己的预设一致,便惊喜于自己思维的缜密、思考的到位,即使与预设大相径庭,也可以比较两者之间哪一个更合理,长此以往,对作文构思能力会有很大助益;四是“克难”,读名著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经典本身高远深邃的思想和艺术境界,所以读起来感觉比较难,此时,需要学生们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只要真正深入地读进去,就会全身心地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乐趣和洗礼。
对于初中生来说,平时功课比较繁忙,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尤为重要。像四大名著,适合放在暑假、寒假进行集中阅读,提前列好计划,每天读几回,哪些回目章节需要重点读、反复读,哪些回目章节需要做摘抄、写批注。其他相对短小的名著,或者诗歌、散文、小说集等,每天完成作业后定时阅读,更有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
高中 读有所得 学以致用
德州二中2021级语文备课组长孟霞
高中阶段需要怎样的阅读能力?根据课标规定: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加强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升阅读品味,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领略人类社会气象与文化,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思想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
高考语文考查内容中有70分与阅读有关,涉及到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还有作为课本单元教学的整本书阅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考要求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的形成并不只是高中三年之功,而是从小培养和训练的结果。那么,高中生阅读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高中生阅读的问题之一是时间少,积极性不高。高中三年课程多、时间紧、任务重,留给学生的阅读时间很少,有些学生觉得作业都做不完,没有时间去阅读。其实这样的想法是踏入了将阅读当成一种任务的误区,阅读本身应该是一种放松、一种休息,而不是一种任务。因此,建议同学们不要过分带着目的性去阅读,而是将阅读当成课余时间的一种玩耍。阅读能力最重要的还是耳濡目染,如果能长期浸染在书香当中,理解能力自然也就随之上升了。
问题之二是阅读功利化,阅读习惯差。高中生读书经常和分数挂钩,认为考试考的我就读,不考的就不读,功利化色彩较浓。针对这一问题,语文备课组采用“阅读——写作——互评——修改”的模式,让阅读课和写作课相结合,让作文互评和作文修改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课上进行主题阅读,而且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在作文课上自主运用积累的写作素材,做到“读有所得,学以致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让他们的文章写得得心应手。读书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人生洞察力,让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书到用时方恨少”,高中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要“好读书,读好书”,要抓住阅读这根魔法杖,用它来点亮写作,点亮人生!